一、歸國去向和發展特征
進入新時期以來,一批又一批留學人員回國發展事業,這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家對留學歸國人員的政策安排逐步到位密切相關。中組部部長李源潮2009 年 6 日在北京市調研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時指出: 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放開眼界、放開思路、放開胸襟,加快推進“千人計劃”,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引進更多更好的海外高層次人才。[2]這說明中央密切關注著留學人員回國發展。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政策創新和落實力度,注意借鑒國際經驗,解決引才用才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使海外高層次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在集中資源、優化政策,加快推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積極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科研、管理和創業機制,創造有利于人才充分施展才華的工作環境方面,形成了高層次人才的新型使用和激勵制度; 加強了與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情感溝通,尊重他們的愛國心、事業心和自尊心,切實做到引才引心。新時期以來,留學人員歸國發展特征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一) 從集中在京滬穗深地區向其他地區擴散之前留學歸國人員大部分集中在京滬穗深地區。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成熟,留學歸國人員將向珠三角、長三角、東三省和內地大中城市發展。留學歸國人員這種區域流動的變化將會隨著這些區域外向型的經濟發展和與國際接軌的需求加大而進一步加強。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進行,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的落實,留學歸國人員在這些地區的成功創業機會也會越來越多。據中國人事報道,2007和 2008 年回來的留學歸國人員不少去了哈爾濱、南京、武漢、西安、成都等內陸城市。隨著國家相關政策安排的到位,這一發展去向會進一步加快,留學歸國人員在這些地區的成功創業機會也會越來越多。[1]留學歸國人員由集中于個別發達的大城市向全國大面積地發展,也是中國推行全面發展所需要的。
( 二) 從集中在外資、高校科研機構向自主創業、擇業多元化發展
新時期前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大多數集中在外資、高校或科研院所。21 世紀初,隨著國家政策出臺,如我國人事部等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關于鼓勵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的意見》( 2000 年) 、《〈關于鼓勵海外留學人員以多種形式為國服務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1年) 、《關于鼓勵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的意見》( 2001 年) ,北上廣等城市相繼建立了留學人員創業園,一批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開始產業化,創辦的企業逾千家,技術領域涉及電子信息、生物制藥工程、新材料新工藝等方面,多年來累計創造產值超過數十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和珠海兩地的留學生創業園已成為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目前,在深圳創業園的企業達近千家,總投資額達近百億元,涌現出了朗科、益心達、賽百諾等一批知名企業,留學歸國人員經濟已成為推動深圳市經濟發展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樂業”必先“安家”。在廣東省,優惠政策不僅全力推進了留學歸國人員的創業,而且還大大方便了他們的生活。根據相關規定,其住房、配偶工作、子女教育等生活問題可以享受優惠。在廣州,留學歸國人員可以憑借“綠本”,享受戶口申報等“一站式”服務。據大洋網記者報道,目前在廣州創業服務的回國留學人員約2 萬名,從事科技創業的留學人員5 000 多人,創辦留學人員企業1 100 多家。[3]上海市出臺了《鼓勵留學人員來上海工作和創業的若干規定》( 2006 年) 等政策和條例,上海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具體措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留學歸國人員在上海工作和定居。這些政策在留學歸國人員就業、創業、家庭落戶、社會保障及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了宏觀上的條件。截止到2009 年 3 月,留學歸國人員在上海創辦企業約4 000 家,總投資額超過 5 億美元。這些留學歸國人員創辦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張江、嘉定、漕河涇等 11 家留學人員創業園。[4]來滬工作的留學歸國人員群體擇業注重個人發展,工作領域拓寬至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層面,多方位、多角度為上海經濟建設做貢獻。大批留學歸國人員在知名跨國公司或機構中擔任高級管理職務,海外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對國內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起著巨大推進作用。#p#分頁標題#e#
( 三) 從經濟管理類專業向工程技術類專業方向轉移
統計數據表明[1],新時期前出國留學人員的專業主要集中在經濟管理類,這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密切相關。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培育需要一大批經濟管理類人才,這批出國留學人員學成回國后對市場經濟的培育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近年來,隨著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需要一大批懂專業知識的工程技術人才,為此國家和諸中心城市積極創辦創業園,倡導產學研結合,吸引了在 IT、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學有所成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就業。如北京市創辦中關村留學人員創業園,2006 年第一季度,留學歸國人員在中關村注冊公司已達 150 多家。中關村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匯聚了以軟件、生物醫藥、光機電為主體的涵蓋新材料、新能源、高效節能與環保等高科技在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形成了高科技產業帶。
二、社會貢獻和影響力的表現
人的個人價值與人的社會價值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人的社會價值內在地包含了個人價值,人的個人價值是社會價值的必要組成部分,人的個人價值又是通過社會貢獻體現出來的。馬克思指出: “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善。”[5]為人類謀幸福,這是社會價值; 自身的完善是個人價值。馬克思還說: “人們只有為同時代的人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達到完美。”[5]只有為人類的幸福而獻身,人們才能高尚起來,只有在這樣基礎上的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才是真正個人價值的實現。德國詩人哥德指出:“你若喜愛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6]所以,留學人員歸國后的個人價值只能以為社會創造財富進而從社會獲得回報的方式來實現。這里談的留學歸國人員的影響力,主要基于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對社會所做的貢獻。
三、制約留學歸國人員影響力發揮的因素及對策選擇
1992 以來在國家“支持留學,鼓勵歸國,來去自由”政策的引導下,各地遍栽梧桐以引鳳凰,為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提供了空間和條件。2010年 1 月 6 日的《紐約時報》刊登長篇文章《對抗趨勢: 中國吸引海外科學家歸國》,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全職回國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放棄美國國籍事件為例,分析了海外華人科學家歸國現象,稱中國正大力發展科學,以期縮短與世界強國之間的差距。中國科學家發表的dissertation數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不過《紐約時報》同時表示,數量不等于質量。雖然有著巨大的投資,中國在許多科技領域仍然水平落后。2008 年,中國獲美專利數僅列第十位。#p#分頁標題#e#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