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介語理論
(一)中介語理論的形成中介語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 1967 年 Corder 的《學習者錯誤之重要意義》一書中。 在這篇dissertation中,其把學習者尚未達到的目標語能力稱為“過度能力”。而真正使用中介語概念的則是美國語言學家塞林克 Selinker 在其dissertationLanguage Transfer 中首先提到的,并于 1972 年確立了中介語的概念。Selinker 指出中介語(interlanguage, IL)是指二語言或外語習得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目的語知識系統的連續體。簡單地說,中介語是第二語言學習者特有的一種目的語系統,它是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使用的介于母語(nativelanguage, NL)與目的語(target language, TL)之間的語言體系,這種語言系統在語音、詞匯、語法、文化和交際等方面既不同于學習者的母語,也不同于目的語,而是一種隨著學習的進展向目的語的正確形式逐漸靠攏的動態的語言系統,它兼有學習者母語和目的語的特征,并以母語為出發點,逐漸向目的語靠近,卻不完全等于目的語。中介語研究的目的本是探索第二語言習得者語言系統的本質,從而揭示第二語言習得的發展過程和外語學習過程的規律。
http://ukthesis.org/yyxzy 大量的有關中介語研究的結果表明,第二語言習得者的中介語的發展過程是習得者不斷地做出有關目的語假設并且證實自己假設的過程,它具有兩個顯著特點:發展的階段性和內部的一致性。第二語言學習者對目的語的規律所做出的不正確的歸納與推理而產生的語言系統是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連續體,它隨著新的語言規則的攝入,逐漸向目的語的正確形式靠攏。(二)中介語產生的根源Selinker 在研究中,從認知主義觀點出發,把中介語產生的根源歸納為五個方面。一是對于二語學習者來說,由于他們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母語的慣用法,例如其基本的詞匯以及特有的語法結構,那么他們對于目的語的學習就會受到極大地影響,尤其是在語法結構和詞匯表達上會傾向于母語,因而產生表述上的錯誤。二是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對目的語規則的過度概括。二語學習者往往把母語中的規則當做普遍的規則來用,這會使目的語的語言結構趨于簡單化,從而產生一些目的語中根本不存在的結構變體。這種結構只反映了目的語的特征,而原有的母語特征已消失無蹤。三是訓練轉移在目的語課堂上強調某種規則和結構也會引起遷移,這大多是由于語言講授者的講授方法不妥或教材內容不當所造成的。四是學習策略是指二語學習者在學習某種語言時,其語言能力還沒有達到熟巧運用(proficiency)的程度,卻試圖對該語言進行策略性處理。這種策略包括使用、簡化、減少、遷移、省略、替換、重構等。五是交際策略是指二語學習者在遇到(交際)困難時所使用的一套系統的技巧。交際策略包括接受(即理解)和表達兩方面。交際者通常在不同的階段會選擇不一樣的交際策略。Selinker 在其著作 RediscoveringInterlanguage 中稱語言遷移為中介語理論的精華,強調語言遷移對二語學習者建立目的語知識系統所起的作用。#p#分頁標題#e#
二、中國英語的界定
(一)中國英語的概念著名的語言學家,復旦大學教授葛傳規先生在 1980年首先提出了“中國英語”的概念。他說“:在舊中國和新中國,講或寫英語時都有些我國所特有的東西要表達。而這些東西不屬于講英語民族的人所慣用的詞語,應當稱作China English”。他的這一說法肯定了中國英語現象的出現,并指出了這些特殊英語表達的正確性。汪榕培先生在1991 年將中國英語定義為“它是中國人在中國本土上使用摘 要:中介語理論是第二語言習得領域中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而中國英語是一種受母語(漢語)影響的中介語變異體,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依據中介語理論探究中國英語的本質特點、存在依據及其發展前景,以求使其在促進對外交流、弘揚中國文化、規范和發展中國英語方面產生一定現實意義。的、以標準英語為核心、具有中國特點的英語”。謝之君(1994)認為“中國英語以規范英語為基礎,能夠進入英語交際,其使用頻度和交際效果與使用者的水平有關”。羅運芝(1998)簡單概括為“中國英語是載漢語語言特征的英語變體”。根據各個語言學家們的定義,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一是中國英語是漢語與英語語言文化交流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語言現象。二是中國英語是具有中國特點的英語,它是用英語表達中國社會各個領域中存在和發生的特有事物,而這些英語詞匯卻不屬于講英語國際和民族所慣用的詞匯。三是中國英語不受母語干擾,能夠進入英語交際,符合英語規范。四是隨著英語在中國社會的普及,中國英語肩負著傳播中華文化的重任,它必將借助語言這門工具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西方文化。(二)中國英語的語言特征中國英語是中國人在學習和使用英語時,受漢語語言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中介語變異體,是一種不可避免的過渡現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由于受到母語(漢語)慣性思維的影響,中國英語在語音,語調,詞匯,句法和篇章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發生了變異,而其中詞匯層面的反映較為明顯,語法和語音方面相當穩定。語音層面的特征主要體現在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方面。通常用來表達詞法結構的概念叫做音段音位,它主要包括元音和輔音以及它們在各個音節中的配置;在英語發音中常常出現音素替換現象,因為漢語中有 40 個音素,而英語中卻有 48 個,這就使得中國英語中有用相似的漢語音素來替代英語音素的現象。另外,在超音段音位方面,中國英語和英語的不同在于聲調和輕重音不同。眾所周知,漢語中的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聲調,可是英語單詞沒有固定聲調,這就產生了漢語每個句子的高音模式和英語完全不同,它大多呈現出調子比較高,而且沒有太多的起伏的特點。其次,在輕重音的變現上,兩種語言也有很大的差別。中國英語中的詞語重音較多,而且由于它們都有聲調而使其不容易被弱化。這都是中國英語在語言層面上所體現出的特殊性。中國英語在詞匯方面所表現出的特點尤為集中和突出,同時也涉及很多的領域。在漢語中不斷出現具有中國特色的借詞,它們由于是特定時代的產物而一時無法被別的詞語所取代,這些詞所表達的意義通常簡潔但準確。這些帶有時代烙印的詞匯對于日后中西方語言文化的交流起到關鍵的作用,同時也以更自然地方式將中國的歷史文化傳播的世界的各個地方,如今有愈來愈多的西方學者對此津津樂道。在句法層面上,中國英語中漢語的影子也無處不在,即句子成分之間主要取決于語義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事理,而不太受形態成分的約束,即重意合(parataxis),句子的表意主要依賴內部的邏輯,中國英語的句子中常常出現主語缺失或謂語的缺失甚至疊加的現象。語言學者普遍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漢語句子力求工整,有時會為了使表達效果更好而特意使用某些詞語的重復。在語篇層面上,隱性連接是中國英語在句式連接上最大的特點。它往往不需要詞匯和語法的銜接手段,而只依靠詞語和句子的內在邏輯關系,便構成連貫的語篇。因此,二語學習者在英文寫作中不善于使用表達關聯的短語,而僅僅有逗號將句子連接,看不到連詞。另外,中國英語中如需表達文章主題,多使用螺旋型序列展開,即先烘托外部環境和文章背景,并在將其表達清楚后才給出語篇的中心意思,以此給人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感覺。#p#分頁標題#e#
三、中國英語的存在依據和發展前景
大約一百多年前英語中就出現了大量漢語借詞的涌入。而隨著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不斷開放,與西方各國的對外文化和商貿的往來愈來愈頻繁,英語中不斷出現了大量的借用詞匯來反應中國在各個領域的特有事物和特殊現象。如 Tai Chi(太極拳 )、Kung—fu(功夫)、silk(絲)等。這些詞匯在英語詞典中找不到,對于西方人來講非常陌生,因為它們是在中國這個特定的環境中才會使用的特別說法。在世界愈來愈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語儼然已成為一門無法替代的國際語言,在這個過程中它的本土化特色也大大加劇。本土化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再生的過程,是英語和本土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不同的制度和實用性變體在這一過程中產生,如除了原有的美式英語、英式英語、加拿大英語外,又在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國家出現了新加坡英語、南非英語、印度英語等,他們也漸漸為英美國家所認可。與此同時,在以英語為外語的國家也出現了日本英語、巴基斯坦英語等,這些語言變體愈來愈受到語言學家們的重視,而說英語國家的專家們對此也表達了他們的重視和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http://ukthesis.org/ 在這一大環境和背景下所產生的中國英語,由于其反映了英漢思維的極大差異而備受英語學習者的重視。中國英語是二語學習者在英語交際過程中由于無法準確表達中國特有事物,而為了保持與母語所要表達的歷史,文化以及內在含義相一致而出現的一種新的語言形式。這在文化和思維的結構上屬于一種補缺現象。由于中國英語極具中國特色,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英語的詞匯得到豐富,其表現力也大大增強,同時也使英語這門國際化語言在中國的影響力得到提升。然而從目前的推廣發展狀況來看,中國英語還處于它的雛形期,仍然沒有形成一個持續而穩定的系統,所以,作為語言教育者,我們有必要不斷對其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深刻探討其在運用過程中所出現的規律,并對此進行有目的的研究,相信這對于以語言為載體來弘揚中國的文化,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對外交流,從而進一步推廣和發展中國英語有著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