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張尼)不開刀、幾乎沒有創口、利用超聲波聚焦“滅活”病灶……對于不少腫瘤患者來說,這樣的治療方式仍然十分陌生。不過,數據顯示,全球接受聚焦超聲消融技術治療良惡性腫瘤的患者,已經突破12萬例。在業內專家看來,未來該技術有望進一步推廣。

日前,由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主辦,超聲治療及生物效應專委會、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共同承辦的“第十屆超聲治療及生物效應醫學學術大會,暨第六期中國超聲微無創治療學習班”北京舉行。會上,聚焦超聲消融手術治療成為與會代表關注焦點。
記者了解到,聚焦超聲消融手術是利用超聲波的可聚焦性和可穿透性,將體外低強度超聲波聚焦到患者體內病灶,在焦點處瞬間產生高溫(60℃到100℃),使病灶組織發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壞死,而正常組織不受損傷,從而實現不開刀、不流血、保留組織器官及其結構功能完整性的“無創治療”。
“我們通過放大鏡將太陽光聚焦,能量匯集在一起可以用來燒飯,而聚焦超聲消融手術的技術原理類似,只不過我們利用的是能夠穿透組織的超聲波。”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王智彪這樣解釋這一治療手段的原理。 20世紀80年代,中國重慶醫科大學團隊及海扶醫療團隊自主研發出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目前,聚焦超聲消融手術的臨床應用已經有20年之久。
“這種技術的一大優點就是刀尖可以精確到毫米級,這是傳統手術刀無法達到的。”王智彪強調,由于手術本身是無創的,這使得過去很多不具備手術條件切除腫瘤的患者,多了一個新選擇,治療能很大程度幫助他們減輕腫瘤負荷,緩解癥狀。

從護理康復角度看,聚焦超聲消融手術也有區別于傳統手術的優勢。據中國腫瘤微創介入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蓋綠華介紹,由于此類手術本身幾乎無創,患者避免了創口和失血等問題,術后也不需要攜帶大量管路,降低了風險。
而在遂寧市中醫院、遂寧市婦幼保健院院長何佳看來,這項技術在婦產科領域的應用意義重大。
“通過聚焦超聲消融技術,我們可以有效地治療子宮肌瘤,并且很多女性不必再切除子宮,這背后將挽救千千萬萬的家庭。”何佳強調。
從整體應用情況來看,據王智彪介紹,截止2018年底全球通過該技術治療良惡性腫瘤的患者已經超過了12萬例,非腫瘤性疾病超過200萬例。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雖然用海扶刀®設備治療腫瘤的種類仍有局限性,且患者選擇此類治療也要進行相應的評估,但是在業內專家看來,未來,隨著技術的提升與規范,其有望推廣至更多領域,為更多患者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