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外語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見到教師使用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應法來教授英語,全身反應法主要是通過身體語言來幫助學生了解教師所闡述的內容。教師如何在全身反應法中正確使用身勢語,就要對英漢身勢語進行對比分析 只有掌握了兩者之間的異同點,才能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英語當中身勢語所表達的意思,從而減少學生在用英語交際時產生的誤會和失誤。
一、身勢語的概念和功能作用以及中西方身勢語之間的文化差異
( 一) 身勢語的概念界定。身勢語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伯德惠斯特爾( Birdwhistell) 提出的,身勢語主要包括目光語、手勢、身體姿勢、面部表情、舉止動作以及觸覺等方面的內容。( 二) 身勢語的功能作用。身勢語學家埃克曼和弗里森按照功能的不同,將身勢語分為以下五種: 象征性身勢語、說明性身勢語、情感性身勢語、調節性身勢語和適應性身勢語。這五種身勢語的交際功能包括: 重復功能、補充功能、替代功能、話語調節功能以及否定功能。重復功能: 當人們在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時,人們通常會增加身勢語進行加強、重復和解釋所要表達的概念。例如,當我們對對方的觀點表示贊同時,我們不僅在語言上會回答“是”,并且我們還會加上我們的身勢語“點頭”這個動作,來重復回答,這樣使得回答更加直觀,更加形象。收稿日期:2012—11—16作者簡介:陳銀銀( 1986—) ,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研究生。補充功能: 身勢語可以補充增加說話者要表達的內容,或者是一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信息。例如,當我們向別人表示謝意時,我們臉上會出現感激的笑容,來向對方傳達謝意。替代性功能: 當有些情感用語言表達既啰嗦又無法確切的表達情感時,我們就可以使用一個身勢語來代替即可,還有的時候,我們不方便用語言來進行交流時,我們都可以使用身勢語進行替代。例如: 當我們感到無奈時,我們會聳一下肩,同時嘴巴一噘來表示無奈的心情,但是如果我們用語言來表達無奈時,效果就不如身勢語表達的傳神了。話語調節功能: 在交際中,我們會用交際語來調節和控制交際的進行。例如: 當對方在講話時,我們東張西望,表現出對對方的話題不感興趣時,對方就會終止說話,反之,如果當對方講話時,我們面帶微笑,并適時地點頭表示贊同,那么對方就會自信的繼續下去。否定功能: 人的內心、外表和語言是否一致,從他的眼神、表情和身體動作就可以看得出來。例如,當人們撒謊時,總是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害怕他們的眼神會出賣他們。因為身勢語具有這些不可忽視的交際功能,所以我們要重視中西方身勢語之間的差異,避免在語用中產生誤解,使交際順利進行。( 三) 中西方間英漢身勢語的文化差異。身勢語在中西方的文化中,有許多共同點,例如“點頭”表示肯定,“搖頭”表示否定等等。當然中西方間的身勢語有著許多不同的地方,而這些差異之處,正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地方,只有注意到中西方身勢語之間的差異,才能避免交際中的失誤。中西方身勢語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目光語: 眼睛和眼神是我們使用較多的身勢語,通過一個人的眼睛或是眼神我們通常可以捕捉到對方的心思。目光語在中西方之間是存在差別的,尤其表現在目光禮儀上。以美國為例,美國人在交流時,特別是在一對一的交流時,強調一定要直視對方的眼睛,這樣是誠實的表現,反之,就代表不誠實、蔑視、心不在焉。而中國人則認為在交談中,如果一直注視對方的眼睛被認為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尤其是在下級對上級,或是晚輩對長輩時,我們常見的姿勢就是低頭含胸表示恭敬和謙虛。手勢語: 手勢語也是我們使用較多的一種身勢語。例如,我們招手喊對方過來時,我們的手勢是掌心向下,其余四指向自己身體方向煽動。而外國人在叫對方過來時,會掌心向上,用食指向內彎曲,表示“過來”的意思。又如,我們會用食指在自己的臉上刮幾下,表示笑話對方出丑,而外國人則會用雙手的食指指背相互摩擦表示同一意思。我們表示懲罰自己時,會用一只手煽自己的臉頰,而外國人用手煽自己的耳朵。這些都是手勢語中西方之間的差異。姿勢: 姿勢也反映出一定的中西方差異。例如,中國人談話時,一般都是長者坐著,晚輩站著; 領導坐著,下級站著。而在英美國家我們發現,往往地位高者站著,更能顯示出他處于支配地位的角色。如果處于地位高的人,主動選擇坐姿,則表示他愿意以一種和諧的氛圍進行交談。接觸: 接觸主要是通過身體部位的接觸交流信息的方法。中國人屬于低接觸文化,中國人見面時,一般點點頭,或是用語言說聲: “你好! ”。在非常正式的場合,見面時也只是握手,表示歡迎。一般老朋友見面時會拉拉手,或是輕捶幾拳表示親密。而我們經常看見,英美國家人見面時,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都會親吻臉頰表示親密,而這一動作在中國是情侶、夫妻在私下才會這樣做。但是,英美國家的人,除了問候禮時,會接觸對方的身體,其余時間是比較忌諱別人碰觸他們的身體的,如果碰到了,要說: “對不起。”而中國人則相反,中國人喜歡在交談時,用手去碰觸對方的身體,例如搭肩。同性的好朋友之間喜歡手拉手,而這會被英美國家的人誤認為是“同性戀”。在中國外語教學中,特別是在小學和初級中學的外語教學中,教師們青睞使用全身反應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簡稱 TPR。在全身反應法當中,教師會使用大量的身勢語來解釋英語當中的內容,以此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那么,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注意中西方身勢語文化間的差異,避免學生以后使用英語和外國人進行交際造成誤解。#p#分頁標題#e#
二、全身反應法的概念及特點
( 一) 全身反應法的概念來源。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加州圣約瑟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歇爾提出了全身反應法這一概念。這一教學方法主要是將語言和身體動作相結合,用更加直觀形象的身體動作來教授語言。全身反應法的理論主要來源于“記憶痕跡”理論,這一理論告訴我們經常和緊密的記憶聯系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回憶和聯想。( 二) 全身反應法的特點。全身反應法的特點在于: 教師會一邊說出他的教學內容,一邊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輔助解釋他所說的內容,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更加直觀形象的肢體動作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內容。當學生理解了所學的內容之后,再用肢體語言來回應教師先前所教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就將語言和肢體動作緊密結合起來了。
三、身勢語在 TPR 教學法中的應用
( 一) 身勢語在 TPR 教學法中實施的對象。在我國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全身反應法一般用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在小學三四年級中使用的頻率較高。因為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年齡較小,一般在八到十歲之間,存在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的問題,同時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用語言來教授課程的話,難以讓學生明白所學的內容,同時課堂氣氛也會很沉悶。低年級的孩子很喜歡通過游戲和活動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所以在教學中使用全身反應法,通過一些游戲和活動能制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也能減少學生因為害羞而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壓力。我們發現使用身勢語學習英語能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新知識,同時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知識的吸收和記憶,更能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根據小學低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全身反應法在小學低年級中的使用比較常見。( 二) TPR 教學法中身勢語的主要作用。身勢語在 TPR教學法中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TPR 教學法一般用在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常見于三四年級的英語課中。由于學生的年齡一般只有八九歲,不太容易集中注意力,通過身勢語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活潑性,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身勢語在 TPR 教學法中可以增加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教師在使用 TPR 教學法時,會設計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活動、肢體動作、兒歌、話劇等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新知識。這些身勢語和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新知識,同時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是件輕松愉快的事情,從而能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身勢語在 TPR 教學法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新知識。英語中如果只是通過發音來教授知識的話,學生很難理解所學的新知識,那么教師通過身勢語可以把本身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的肢體動作,通過這些身勢語學生能清楚地明白所學的新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就更加容易理解新知識了。( 三) 身勢語在 TPR 教學法中運用應該注意的問題。身勢語的中西方差別。身勢語中西方差別是很大的,包括目光語、手勢語、姿勢和接觸等方面。下面我以《PRIMARY ENG-LISH》第五冊第一課文章為例,來說明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以及存在的問題。課文內容:Bobo’aunt and uncle:
http://ukthesis.org/yyxzy Hi,we are bobo’aunt and uncle.Meiling: Hi.Bobo: This is meiling.Bobo’aunt and uncle: Hello,meiling. Welcome.Meiling: Thanks! What a great party!教師在教授這個對話時,首先一個人扮演對話中的四個角色: Bobo,Bobo’aunt and uncle,meiling. 教師首先扮演 Bo-bo’aunt and uncle 并揮手表示打招呼,嘴里讀出第一句話,然后將這句話寫在黑板上,加深學生對這句話的印象和理解。接下來,教師換個方位扮演 meiling,并說出第二句對話,再將第二句話寫在黑板上,以此類推,教師通過角色扮演完成對話教學。這之后,教師請幾位學生表演這個對話。在這個表演中,教師在打招呼時用的是中國人習慣的“搖手”這個動作,那么接下來學生在表演時,也是用同樣的動作,在這里教師應該注意到中西方打招呼時的身勢語的差別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我們以美國為例來談談中西方“打招呼”時的身勢語的差別。美國人在相互打招呼時,會擁抱對方,或者親吻對方的臉頰,表示禮貌,而不是像中國人這樣“搖手”,教師可以通過擁抱一個學生來解釋西方人是用“擁抱”這個身勢語進行打招呼的。并且,當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時,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提醒學生注意相互之間站立的距離,不要相互碰觸對方,教師應該告訴學生西方人不喜歡別人碰觸自己的身體,交談時會彼此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進行對話時,中國人喜歡低頭,不注意眼神的交流,教師要提醒學生注視對方眼睛,以表示禮貌和真誠。雖然只是一個簡短的對話,但是在這個對話中,我們發現它涉及了包括身勢語中的目光語、手勢語以及接觸、距離在內的四個方面的身勢語的差異。如果教師在使用全身反應法進行教學時,沒有注意提醒學生中西方在身勢語之間的差異,沒有注意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的話,勢必給學生以后的跨文化交流帶來一些障礙。#p#分頁標題#e#
http://ukthesis.org/ 身勢語在 TPR 中應用時要注意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在使用 TPR 教學法時,應該充分發揮學生是教學主體的作用,讓學生協助教師來設計符合西方文化習慣的身勢語對新知識進行表達,讓學生積極的參加到動作的示范中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使用 TPR 進行教學時,應該充當好課程設計師的角色,設計好身勢語。同時教師應該培養自己跨文化交際的意識,有意識地注意到中西方身勢語的差異,在教授新課時,有意識地使用符合西方文化習慣的身勢語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