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電子商務論文,本文以JD集團為研究對象,首先介紹了與供應鏈融資有關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國電商平臺供應鏈融資的發展概況,然后依次分析了JD集團開展供應鏈融資的動因、模式、效果,以及通過案例分析探討JD集團供應鏈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建議。
第一章緒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研究背景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在緩解就業壓力、激發經濟活力和保持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等方面都貢獻了不容小覷的力量。但由于內部管理松懈、財務信息不全、資金需求量較小等先天弱勢和資本市場準入門檻高、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機構消極應對等客觀原因的存在,中小企業一直深陷融資困境之中。近年來,疫情的反復與動蕩的國際局勢,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沖擊,市場需求大幅縮減,經營成本水漲船高,中小企業的生存更加艱難。
自《中小企業促進法》在2003年出臺之后,我國政府對中小企業經營環境的關注度持續升溫,并陸續頒布了有關政策,如2009年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2年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以及2018年新修訂實施的促進法等。近年來,面對全新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與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有關的政策也出現了新變化,如人民銀行在2020年發布《關于推動征信在新冠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中進一步發揮作用的通知》、2021年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以及2022年針對中小企業實施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等。這些政策均表明了我國政府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態度,但并未幫助中小企業從根本上走出融資困境。
1.2文獻綜述
1.2.1供應鏈融資的內涵
供應鏈融資,最早于十九世紀在歐美國家出現,并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迅猛發展,特別是進入二十世紀中期后,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通訊等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供應鏈開始組合鏈上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融資形式變得更加多樣,而且逐漸走向成熟[1,2]。但因為所處的國情、經濟環境和發展階段不同,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論不盡相同。
在國外學者研究中,Liebl(2016)和Gelsomino(2019)等認為供應鏈融資的重要作用是協調材料、信息和資金流,并且明確了供應鏈上資金流動的規劃、指導和控制[3,4]。SumeerChakuu(2019)和Song(2018)等認為供應鏈融資的主要任務是管理供應鏈上的資金流,通過協同現金循環和營運資金,以減小供應鏈上的財務風險[5,6]。Varun Gupta(2020)等也認同供應鏈融資在資金流動性方面的作用,認為供應鏈融資的重點是通過各種買方主導或者賣方主導的舉措,如金融貸款、貿易信貸等,在供應鏈中創造流動性[7]。可見,國外學者的研究表明:供應鏈融資以供應鏈為依托,旨在管理企業資金,最終達到降低風險、增強企業活力的目的。
在國內學者的研究中,于海靜和康燦華(2017)認為供應鏈融資是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分支,將供應鏈視為一個整體,以鏈上的真實交易為依據,向企業提供資金支持[8]。付瑋瓊(2020)認為供應鏈融資立足于核心企業的信用和優勢,目的是幫助上下游其他企業獲得資金[9]。王劍(2019)認為供應鏈融資是融入了供應鏈管理觀念的金融產品,目的在于讓信貸機構為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提供支持,從而讓產業鏈效率得以提升[10]。龔旭云(2019)和周景彤(2022)等在供應鏈融資的概念中考慮了貿易因素,即供應鏈融資綜合了融資企業與其他主體之間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貿易信息,能夠從整體做出決策和判斷,降低了融資風險,其本質是實現金融與企業經營活動以及鏈上各類信息的深度結合[11,12]。
第二章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相關概念界定
2.1.1供應鏈融資
供應鏈的概念最早由Michael Porter提出,他認為供應鏈覆蓋了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產品的生產、銷售,再到運輸及其他輔助的各個環節,鏈上匯集了供貨商、生產者、分銷商、消費者、金融機構等主體,實現了商流、物流、信息流等資源的流轉[52]。可見,供應鏈的核心價值在于利用各生產環節的鏈式功能結構提升各參與主體的收益水平,供應鏈融資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供應鏈融資是供應鏈和金融深度融合的產物,是金融機構對外提供的融資服務。供應鏈融資以供應鏈為依托,將鏈上的企業視為一個整體,以核心企業的信用和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為保證,為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提供幫助、進行資源的配置。與傳統的融資方式相比,供應鏈融資能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更加真實的企業經營數據,從而既控制了由貸款產生的風險,又能讓廣大中小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實現鏈上企業的共同發展。根據企業經營的環節,供應鏈融資的具體模式可以分為預付類、庫存類與應收類融資三種。
2.2理論基礎
2.2.1供應鏈管理理論
20世紀70年代后期,企業經營和融資的模式均出現新變化,不少企業將發展的核心從對內部的管理變更到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中;在20世紀80年代,Michael Porter提出了價值鏈概念,把企業內部的價值創造活動區分為輔助價值活動和基本價值活動兩類[52],后經有關學者研究,在綜合了價值鏈和價值流的概念后逐步發展成供應鏈。
供應鏈跨越了企業的邊界,供應鏈管理理論的產生是企業管理實踐發展的需要,該理論最早由Peter F.Drucker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后經Shank和Govindarajan等學者加以修改、擴充,綜合來看,供應鏈管理理論認為,供應鏈由供、銷、運等眾多位于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所組成,即這是一條集合了生產者、供應商、倉儲、配送和渠道商的物流體系,在供應鏈管理中,核心企業是關鍵所在[54]。供應鏈管理理論的實質是對供應鏈上各環節的賦能,具體方法包括: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激勵。對供應鏈進行管理,是為了充分利用供應鏈來傳遞信息,即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前提下,實現利益相關者交易活動的優化配置,最終達到降低產業鏈的運營成本、控制風險,改善供應鏈的整體運營績效,鏈上企業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效果。
在電商平臺發展起來之后,供應鏈融資成為了供應鏈管理理論的延伸,它將線下的資金流和線上的電商資源相結合,對基于核心企業展開的交易活動產生的資金、訂單、物流等信息進行整理、存儲和建模,使之成為電商平臺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的信用基礎,也借此完成相關信息的有效整合。
第三章 電商平臺供應鏈融資概況 ................................... 16
3.1 電商平臺供應鏈融資發展現狀 ......................... 16
3.2 電商平臺供應鏈融資產生動因 ............................ 17
第四章 JD集團供應鏈融資案例分析 ............................. 22
4.1 公司概況 .................................. 22
4.2 JD集團供應鏈融資動因 .............................. 23
第五章 JD集團供應鏈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 44
5.1 存在的問題 ................................ 44
5.1.1 償債能力較弱,影響債權人的資金安全 ................................. 44
5.1.2 從業人員合規整改經驗不足,業務整改成本較高 ................. 44
第五章JD集團供應鏈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
5.1存在的問題
根據前文的分析可知,JD集團依托生態內豐富的數據和過硬的信息技術已搭建起較為完善的供應鏈融資體系,但結合JD集團供應鏈融資的實際發展情況和融資模式、融資效果的分結果析,可以發現,在其業務發展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5.1.1償債能力較弱,影響債權人的資金安全
任何新業務的拓展都需要前期資本的投入,JD集團發展的供應鏈融資業務也不例外,特別是進入到自營階段之后,即JD集團作為資金提供方獨立運營的供應鏈融資業務,就更加需要其有雄厚的資金作為支持。
在對JD集團供應鏈融資效果進行分析時,通過分析資產負債率在2012年至2021年的變動情況,不難發現,在該業務開展之初,JD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呈現出大幅的上升趨勢,且在后續幾年里持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這說明,JD集團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一方面為了保持資金量的充足,但又受制于自有資金不足,因而不斷擴大借款規模,造成了總負債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因為新業務開展之初收益有限,加之其他業務不夠成熟,又造成了總資產增速低于總負債增速的情況,故而導致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在與同行企業的對比中,JD集團較弱的長期償債能力更是顯而易見,如此一來,JD集團債權人面臨的風險隨之上升,一旦JD集團出現比較嚴重的經營問題,便可能無法收回借款。
此外,在短期償債能力方面,因為JD集團存在占用鏈上中小企業交易資金以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情況,因此,會形成大量的應付賬款,加之長期債務的壓力,企業將承受較高的財務壓力,也會影響債權人的資金安全。
第六章結論與展望
6.1研究結論
如何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在供應鏈融資模式出現之后,國家層面也相繼出臺有關政策以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設計更智慧、更智能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電子商務平臺推行的供應鏈融資業務,不僅符合國家倡導的融資思路,而且屬于供應鏈融資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在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主導的傳統供應鏈融資中,營業收入穩定、固定資產充足的大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更受其偏愛,中小型民營企業多難以獲得資金支持。但是,以電商平臺為核心的新型供應鏈融資,卻借助平臺的數據和技術優勢,給眾多中小企業提供了豐富的融資產品,提升了供應鏈上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等資源的周轉效率。
JD集團便是從事供應鏈融資業務的典型企業,本文以JD集團為研究對象,首先介紹了與供應鏈融資有關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國電商平臺供應鏈融資的發展概況,然后依次分析了JD集團開展供應鏈融資的動因、模式、效果,以及通過案例分析探討JD集團供應鏈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建議,得出的研究結論如下:
(1)電商平臺供應鏈融資能為鏈上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排憂解難
在金融機構的信貸服務對象中,中小企業長期處于弱勢地位,在傳統的供應鏈融資模式下,暴露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不僅阻礙了其自身業務規模的擴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企業多元化發展的問題。同時,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迅速崛起,由電商平臺主導的新型供應鏈融資逐漸發展起來,并成為中小企業獲取外部融資的重要來源。
(2)豐富的客戶信息與過硬的信息技術是電商平臺開展供應鏈融資的優勢
如前所述,電商平臺的供應鏈融資業務與傳統金融機構的融資服務相比,操作流程實現了全線上化,而且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大幅降低,究其原因,電商企業豐富的客戶信息與過硬的信息技術是其兩大核心優勢。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