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物流論文,本文結合交易中雙方的博弈過程,構建了適用于本文模型的層結構蟻群算法,將求解多變量非線性序貫決策問題轉化為了求解最優路徑的組合優化問題。且為提升運算速率,在層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了分步驟決策,設計了多步驟層結構蟻群算法求解本文模型。
第1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
我國脫貧攻堅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然而,據統計當前我國城鄉差距依然明顯,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差距仍在拉大。在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如何提高農民收入已成為黨和政府研究和討論的焦點。農產品交易作為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持續關注。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相關政策扶持下,國內農產品產量和產值都在穩步提升。但仍有部分地區出現農戶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尤其是偏遠地區小規模的易腐農產品種植戶。相比于肥料、農藥、機械設備、人力投入等生產成本的較快增長,部分偏遠地區易腐農產品采購價格增速卻較低,農戶銷售收入增長相對緩慢。參考我國歷年統計年鑒,發現:相比于2010年,2011年-2018年間食品大類的零售價格總增幅超35%,而采購價格僅增長23%。其中水果類農產品的零售價和采購價增速差距最大,2011年-2018年間水果的零售價格總增幅達42%,而采購價格增幅不足22%。偏遠地區易腐農產品種植農戶大多種植規模小,缺乏及時有效的市場采購信息,銷售渠道單一,冷鏈基礎設施不足。農戶自身議價能力弱,經銷商不斷壓價,是采購價格增幅遠低于零售價格增幅的原因之一。因而提升農戶議價能力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關鍵一環。
在偏遠地區,由于基礎設施不齊全、地塊小且分散、農戶遠離市場、管理機制落后、農戶專業化水平低等原因,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相對較少,已有合作社也基本處于起步探索階段。農產品源頭交易以經紀人代采、經銷商直采兩種方式為主。“農戶+經紀人代采”模式中,經紀人大多熟悉當地種植情況;自身無冷庫,只有運輸能力;采用“即收即銷”的經營模式。在與農戶的交易過程中,經紀人占據主導地位,享有采購定價權;在與下游批發商的交易過程中,經紀人自身規模相對較小,往往只能被動接受批發商的收購價。“農戶+經銷商直采”模式中,與經紀人相比,經銷商規模更大,大多擁有冷庫。經銷商會大量采購農產品并利用冷庫囤貨,之后根據下游需求發貨。在與農戶和下游市場交易過程中,經銷商均占主導地位。隨著農產品交易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經紀人數量逐漸減少,經銷商直采模式逐漸成為主流。本文著重研究農產品源頭交易中的經銷商直采模式。
1.2研究內容和目標
本文以隨機供需下分階段成熟的易腐農產品,如葡萄、柑橘等為研究對象,從農戶的交易心理和經銷商的交易行為出發,研究經銷商直采的易腐農產品源頭交易模式下的壓價行為和惡意壓價現象。本文研究相互聯系的多階段農產品交易和銷售過程,經銷商在每階段采購時均可通過價格欺詐(所給采購價遠低于市場價格)或延長采購周期等壓價方式影響農戶交易心理,降低農戶心理預期出售價位,尋求低價采購。當經銷商決定采購時,將綜合考慮市場需求信息,農戶庫存量和生產能力,農戶心理預期出售價位等因素制定采購價格。同時經銷商會根據市場隨機需求,靈活制定銷售價格,以期實現整個采購與銷售季節內自身利潤的最大化。
本文擬通過構建多階段惡意壓價模型,從發生機理上研究經銷商的壓價行為,探究惡意壓價機制;通過多階段惡意壓價改善模型分析農戶租賃產地冷庫對經銷商惡意壓價現象的影響。為提高農戶議價能力,推廣產地冷庫建設,減少經銷商惡意壓價現象提供理論指導。
首先,本文構建多階段惡意壓價模型,以無冷庫的單個農戶和有冷庫的單個經銷商組成的易腐農產品供應鏈為研究對象。該模型含農戶和經銷商間的多階段采購交易過程以及經銷商和下游市場間的多階段銷售交易過程。在采購交易過程中,經銷商會預測近期的市場需求,了解農戶農產品庫存量,預估當日農產品產量,考慮農戶動態的交易心理,決定是否采購。若經銷商決定采購,則進一步制定采購價格。農戶則會綜合考慮種植成本、歷年收入水平、經銷商的采購間隔、經銷商往期采購價格、當日農產品收獲量和往期庫存量、農產品腐敗速率等因素動態決定心理出售價位。通過對比經銷商當期采購價格和自身心理出售價位,農戶決定是否出售。若出售,決定出售量。經銷商和農戶在每周期均進行決策,直到整個采購季節結束。在銷售交易過程中,經銷商會綜合考慮自身的經營成本、了解到的市場隨機需求信息和農戶生產信息,制定銷售價格。分別構建多階段惡意壓價模型中經銷商和農戶的期望利潤函數,以經銷商期望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求解經銷商每階段的最優決策。為與多階段惡意壓價改善模型的對比分析做基礎。
第2章 文獻綜述
2.1農產品交易研究
2.1.1農產品交易形式研究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技術手段的更新,我國農產品交易形式愈發多樣。農產品交易包括:傳統的對手交易、農超對接等訂單交易、線上交易、拍賣交易、期貨交易等多種形式。
國內部分學者對我國農產品傳統交易方式和新型交易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何廣文(2013)指出我國農產品交易中存在市場體系建設不完善、基礎設施不齊全、農產品流通環境滯后、交易方式落后、規模化產業化水平低等諸多問題。王昭和趙嬋璞等(2020)將傳統農產品交易方式與電子商務、期貨和拍賣交易下的新型農產品交易方式進行對比,得出“混合型”農產品交易方式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孫梟雄和仝志輝(2021)在農業市場化改革日漸深入的背景下,研究發現農戶+代辦人+客商組成的“代辦制”已成為農產品產地交易的主要形式之一。Fu和FL(2018)對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貿易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發現跨境電商模式減少了交易環節,降低了流通成本,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有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貿易效率。
為順應市場發展、響應國家“深化農村改革”的號召,針對現有農產品交易形式中存在的問題,國內學者從提高農產品交易穩定性、加強農產品產地交易市場建設、發展產地電商交易平臺、構建新型交易模式等諸多方面提供了建議。在提高農產品交易穩定性方面,張春勛(2010)在“龍頭企業+農戶”組成的農產品合作生產關系下,研究發現制定合理的農產品交易契約,優化履約機制可提高交易穩定性。在推動建設產地交易市場上,周葉林(2016)提出加強產地農產品交易市場的規范化建設和合理化運作,運用高新技術提升交易市場技術水平,可解決農戶賣難問題。在探索新型交易模式上,王皓月和羅敏(2021)構建了新型農產品產地直供式物流系統,可實現農產品生產信息和消費者需求信息的互通,削減流通環節,控制流通成本。在交易技術方面,周葉林(2016)提出貼近產地市場,構建產銷一體化電商交易平臺,促使農產品交易由傳統農業向“信息化”、“品牌化”轉變。
2.2農產品冷鏈物流和冷庫建設研究
年來,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迅速,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制約,如冷鏈物流核心技術落后、基礎設施設備建設不完善、冷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法律體系不健全、供應鏈脫節無法實現全程冷鏈、企業全程低溫意識不足等問題十分突出。張喜才(2019)研究了我國冷鏈物流的經濟特征,分析總結了我國冷鏈物流的斷鏈環節、標準化建設、安全性保障、發展制約因素等內容。袁學國和鄒平等(2015)指出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存在重冷藏輕運輸、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水平低、設施不配套等問題。
面對上述冷鏈物流發展阻礙,尤其是針對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力求改善現有局面。國家發改委研究起草的《關于推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意見》文件中,要求加強冷鏈設施建設,健全法規標準,力求彌補冷鏈物流短板。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另一份政策文件《“十四五”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實施方案》中也明確提出,在十四五冷鏈物流整體發展布局中,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將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國內很多學者也對如何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推進冷庫等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研究。羅千峰和張利庠(2021)研究了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提出要拓展冷鏈物流生態系統,提升產業的規模化和標準化,促進信息共享,構建產銷一體化組織,強化消費者引領,促進安全質量提升。
在產地冷庫建設方面,去年,農業農村部牽頭編制了《“十四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優化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建立產地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國內學者也在技術創新和理論指導上對我國產地冷庫建設進行了研究。解煌鳴和孫領(2017)利用層次分析和線性規劃等方法對西北地區產地冷庫建設布局進行了研究。邵重曉(2017)研究開發了產地微型冷庫,該新型冷庫具有智能化控制、安裝簡易等優勢,控溫效果也有大幅提升。
第3章 模型構建 .................................... 16
3.1 問題描述 ................................ 16
3.2 符號說明及模型假設 ..................... 17
第4章 求解算法 ....................................... 41
4.1 序貫決策模型 ............................. 41
4.2 多步驟層結構蟻群算法原理 ................... 42
第5章 數值分析 ........................... 48
5.1 數值設定 ........................... 48
5.1.1 模型參數設定 ............................. 48
5.1.2 算法參數設定 ....................... 49
第5章 數值分析
5.1 數值設定
根據第三章中規定的符號和假設條件,本文以北方某葡萄產區相關交易數據為參考,在合理區間內設定相關參數:
1)農戶心理價位相關參數:采購期開始時農戶初始心理出售價 ,=3;經銷商往期采購價格對于農戶初始心理價位的影響程度 =0.25;農戶最高心理出售價位 =4;市場平均采購價 "=3;無冷庫農戶對農產品滯銷的恐懼程度 =1.2。
2)銷售過程中,經銷商相關參數:銷售價格最大值 (4-=8,最小值 (&K=5;采購期結束后額外銷售天數 =2;市場平均銷售價格 ,=6.5;消費者需求對價格的敏感系數 =50;
3)采購過程中,經銷商相關參數:采購期總天數 =10;經銷商固定采購成本 =50;經銷商農產品腐敗系數 '=0.05;經銷商單位農產品保管成本 (=0.4;經銷商單位農產品缺貨成本 =2;
4)采購過程中,農戶相關參數:農戶農產品每日峰值產量?=300;無冷庫農戶農產品腐敗系數 (=0.15;有冷庫下農戶農產品腐敗系數 (=0.05;單位農產品種植成本 =1.5;經銷商出價達到農戶的心理價位時,農戶出售量占全部庫存的比例 =0.7;農戶對采購價的敏感度 =0.8;無冷庫農戶單位農產品保管成本 '=0.1;
5)隨機產需參數:產量隨機因子 服從均值為1,標準差為0.3的正態分布;每周期潛在市場需求 ,服從均值為150,標準差為4的正態分布。
結論
我國脫貧攻堅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然而,據統計當前我國城鄉差距依然明顯,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差距仍在拉大。如何提高農民收入已成為黨和政府研究和討論的焦點。農產品交易作為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持續關注。在黨和政府相關政策扶持下,國內農產品產量和產值都在穩步提升。但在部分偏遠地區,由于農戶銷售渠道單一,議價能力弱,經銷商在采購時會持續壓價,導致農戶增產不增收現象頻發。部分經銷商在交易中惡意壓價,以低于農戶生產成本的價格采購,嚴重損害了農戶利潤,降低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因此,從發生機理上研究經銷商壓價行為,探究惡意壓價機制,并針對交易中存在的惡意壓價現象提出改善方案是增強農民議價能力,促進農民增收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基于此,本文在市場需求和農作物產量雙重不確定的情況下,以單一經銷商和單一農戶組成的易腐農產品供應鏈為研究對象,基于農產品源頭交易中存在的經銷商價格欺詐和延長采購周期的壓價方式,考慮了農戶心理因素對交易雙方決策行為的影響,構建了農戶無冷庫下的經銷商多階段惡意壓價模型,用于研究多階段交易中經銷商的壓價行為和惡意壓價機理。同時本文構建了農戶租賃冷庫下的多階段惡意壓價改善模型,探究了產地冷庫的建設對經銷商壓價行為和惡意壓價現象影響,分析了產地冷庫對供應鏈整體績效的影響。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