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論文,本文通過對數理公式、經濟理論、編程軟件的結合與使用,探索研究該理論缺口,盡可能的在貼切于現實的基礎之上,搭建出合理的數理模型反映生產消費的經濟系統和銀行間的金融系統,并結合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影響,將數理模型在編程語言中體現。
1緒論
1.1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經濟日益交織成一個聯系緊密的綜合體,各國金融環境的緊密相連促進了世界繁榮、增進了全球福祉,但同時也帶來了風險[1,2]。2007-2008年間,一些金融機構投資失利,出現了大量違約行為,以此引發的次貸危機及全球債務危機,最終波及到了世界的金融體系。自拉丁美洲和亞洲的金融危機開始,到轟動全球的美國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的蔓延范圍愈加廣泛,影響也愈加的嚴重復雜[3,4]。如今的金融系統中,復雜的債權債務關系將銀行和各種金融中間機構的經濟活動連接成一個復雜的鏈式結構,更多更復雜的金融產品的出現,又再一次的提升了金融機構間的復雜性[5]。這些相互依存的關系為連鎖的級聯效應創造了一個環境,從而會使沖擊對金融體系造成更大的影響,這使得人們難以評估金融機構的行為是否會使其處在危機之中[6],是否會使其徹底違約并造成危機蔓延。在如此緊密的聯系中,一旦一國發生的大面積的信用違約,便會使風險沖擊迅速蔓延至全球。
如此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與金融形勢,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7]。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的金融體系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如準備金政策控制力不足,影子銀行的猖獗[8],經濟的周期性、結構性、體制性問題相繼出現,金融風險的趨勢急待調整。如果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一度滯后,那么經濟結構必然會出現嚴重的失衡,不斷累積的金融風險也會增加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幾率。金融政策對金融危機的宏觀審慎至關重要[9],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的:增強金融系統服務于實體經濟的能力、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必須要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系統方略等一系列的要求,均表明了金融領域目前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在學科上,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機制及其防范措施的深入研究也勢在必行。金融風險的醞釀、發生與擴散的機制問題是一個典型的復雜系統問題,所以系統性金融風險問題也引起了復雜系統學界的高度關注。
1.2研究意義
全球化的趨勢雖然會使得貿易、經濟、投資效率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但全球化所帶來的沖擊傳播和危機傳染,也會伴隨著各大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變的越來越嚴重[10]。所以無論是對于中國,還是對于整個世界,以更準確、更貼近于現實的方式去研究金融系統,找到風險產生的根源,及時做好防范和保護措施來維護金融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在學術方面,就主流的復雜網絡而言,大都集中于的銀行間的借貸關系或共同持有資產等,并且將風險源視為外生要素來沖擊模型,沒有對風險的來源做充分的解釋,這種研究角度忽視了金融機構和現實經濟體之間的內在聯系。作為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金融系統,在更大的時空尺度下去研究金融風險才是符合實際的,所以有必要還原真實的經濟系統來研究金融系統的風險傳播,使其更貼切現實,才能夠充分準確的描述真實情況,對金融風險的傳播機制得到深層次的認知。
本文將生產消費納入金融網絡來解決信用違約風險傳遞等問題,不僅能在當前關于金融網絡中風險傳播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形成機制的認識有所拓展與加深,而且可以將本文所研究的模型應用到后續的理論研究中,為其提供一個合理的模型,做出更有參考意義的學術成果。這同樣對監管機構識別金融系統及風險,找到當前金融監管制度的缺陷,防范與應對現實中的系統性風險有所借鑒。從而能夠降低風險沖擊帶來的不利影響,為改善生產消費主體的經濟活動提供新的方向,促進宏觀經濟的發展,保持經濟的穩定。
2相關研究綜述
2.1銀行間拆借網絡的模型研究
對于復雜網絡研究金融穩定性,早期很有影響的一項換工作是Allen等人[18]在2000年開展的,探究銀行間網絡與風險傳播的問題,以此展開了銀行間拆借網絡的違約風險傳播模型的研究。Nier等人(2007)[19]基于Agent建模的方法構建并分析了銀行間聯系的拆借網絡,并通過金融系統結構中的關鍵參數分析了其對連鎖違約的影響?;贏gent的分布仿真是研究大型復雜系統的一種有效的、重要的方法[20],既能為金融理論研究提供方法論依據,又能為其應用研究提供思想與指導[21]。Watts等人(2002)[22]構建的全球級聯模型為Gai等人[23]在2010年構建的基于資產負債表的違約傳播模型提供了基礎。這一文獻建立了任意機構的風險傳遞模型,來探討資產市場流動性、總沖擊、特殊沖擊以及網絡結構變化對傳染概率影響和潛在影響,得出了金融體系“穩健而脆弱”(Robust-yet-fragile)的狀態。Gai等人(2011)[24]表示,雖然人們提出了銀行和支付系統內部傳染的幾個嚴格模型和定義,但還沒有普遍的理論框架。因此,他們又進一步探討了銀行間拆借網絡中的違約傳播,表示金融網絡的復雜性與集中度可能會放大系統的脆弱性。
許友傳(2018)[25]認為這種“穩健而脆弱”的狀態,雖然風險傳染的可能性不高,但當風險一旦發生,所造成的影響卻是十分廣泛的。Sieczka等人(2011)[26]建立的基于信用評價的傳播模型,同樣顯示出了金融系統的內在脆弱性,并表示當時的信用評級模型存在問題,僅救出金融危機爆發前期的幾家違約企業并不能解決內在問題。脆弱的周期性是金融網絡研究中的重要因素[27],這種復雜性破壞金融體系穩定性的理論,在Bardoscia(2017)[28]對金融網絡采用獨特的壓力測試的過程中,展示了人們普遍認為可以穩定金融體系的過程,即市場一體化和多樣化,實際上會將其推向不穩定。因為它們有助于創造周期性結構,這些結構往往會加劇金融困境從而破壞系統穩定性,并使大規模危機更有可能發生。在增強穩定性方面,Brummitt(2015)[29]提出先按銀行不能償還所有債務的最高級別排列,然后將不同級別的債務混在一起,會使該體系更加穩定,因為它縮小了破產廣泛蔓延的網絡密度。隋聰等人(2019)[30]通過建立實驗模型進行仿真模擬的方式,發現銀行間不良資產等因素會對銀行系統的宏觀穩定性造成影響。經濟全球化的如今,場外衍生品市場快速發展所帶來的高風險嚴重影響了期貨交易系統的穩定性,Wang等人(2019)[31]建立的風險傳染模型不僅包括銀行間市場,而且包含了場外衍生品市場,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對風險傳染的影響。
2.2間接交互網絡的模型研究
對于前述的一些過于簡化的假設,一些研究表明,在現實中由少量銀行違約而直接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實際并不容易發生,這也被學者們稱為銀行間的直接違約渠道。隨著研究的深入,近年來研究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將外部資產的風險納入傳播模型,以及考慮ER網絡之外的金融風險傳播模型,如Hurd(2016)[34]在其專著中所開展的系列研究,為可能導致金融體系不穩定的破壞性沖擊的傳輸渠道提供了統一的數學框架。該文也是其在2014年研究違約和流動性壓力機制組合為“雙重級聯映射”時,所構建的簡化設置的金融網絡模型的進一步提升[35]。陳冀等人(2014)[36]在異質性銀行的假定下,提出了改進的銀行系統結構,克服了ER隨機圖和Upper靜態傳染模型[37]的局限性,并對外部沖擊實行了動態模擬。
當考慮了外部資產風險和多家金融機構擁有重疊的資產組合情景時,流動性因素會導致所出售的資產產生價格下跌的現象,而這一問題所帶來的銀行的連鎖反映,以及其引發系統的整體失穩,逐步成為學界關注的主要方向[14]。方意等人(2016)[38]從持有共同資產的角度,探索了系統性風險在銀行間的傳染路徑,這項研究發現規模因素與系統性風險和系統重要性程度均呈正相關。在直接交互網絡的研究角度中,很多工作都體現了銀行間關聯網絡的“健壯且脆弱”,這一特征在Cabrales等人(2017)[39]通過重疊資產組合而間接交互的網絡中也有體現。Huang等人(2013)[40]創建了一個銀行間的雙向銀行網絡模型,并將級聯效應引入到模型中,能有效地識別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破產銀行報告中的大部分銀行。Morales(2021)[41]分析了在經濟主體之間建立相互依存關系對產生的生產復雜性和系統風險的影響。結果表明,通過直接和間接連接進行級聯傳播的共同動態,不同的網絡拓撲(例如密集或集中式網絡)會表現出通用的行為模式。對于這種互聯的傳播問題,牛曉健(2018)[42]也通過綜述的方式,將視野轉移到了復雜網絡中。
3金融風險傳播模型的構建...............................12
3.1雙層關系的組成...............................12
3.2實體經濟關系層的刻畫......................................14
4金融風險傳播模型的仿真模擬................................31
4.1模擬設計和變量設置...............................................31
4.2雙層關系網絡下的仿真結果分析................................33
5關鍵變量對金融風險傳播的影響分析..............................49
5.1杠桿率................................49
5.2風險資產增值率.........................51
5關鍵變量對金融風險傳播的影響分析
5.1杠桿率
杠桿率一般是指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與權益資本的比率,是研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因素[85]。杠桿率可以放大投資者的投資結果,不管是收益還是受損,都以一個比例在增加。在經濟繁榮階段,投資者能夠獲得較好的收益,但當市場狀態不佳,風險投資者會面臨收益大幅下降的情況。杠桿率對于家庭和企業來說即是擴大收入的方式,又是與銀行間聯系起來的重要變量,所以作為可能會造成經濟體系不穩定的關鍵因素,對于家庭和企業的杠桿率lep、lec的設定,同樣是模型的模擬關鍵。本文對于杠桿率的初始設置為2,即企業和家庭會以兩倍于權益值的金額向銀行進行貸款,由于模型中企業與家庭杠桿率的設置相同,所以此處僅用Le表示,對于該變量的對照試驗,本文取值為等差數列,差值為0.5,即杠桿率Le設置為2、2.5、3、3.5、4情況下進行仿真模擬的對比,得到的結果如下圖5.1。
6研究總結與展望
6.1研究總結
本文梳理回顧了近年來國內外有關復雜系統研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文章,對已有的結論和理論研究進行分析歸類,總結出了目前階段,復雜系統領域研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缺口與不足。通過對數理公式、經濟理論、編程軟件的結合與使用,探索研究該理論缺口,盡可能的在貼切于現實的基礎之上,搭建出合理的數理模型反映生產消費的經濟系統和銀行間的金融系統,并結合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影響,將數理模型在編程語言中體現。最終構建出了能較大程度還原真實金融系統運行機制的耦合了實體和金融雙層關系的風險傳播模型,為研究信用違約風險的傳播機制提供了模擬平臺,得到了金融風險產生的根源是生產消費的萎縮對整體經濟體系造成的影響。具體表現為風險投資個體貸款后的還款值的增長率與收入增長率的不匹配(前者大于后者),所帶來的生產消費循環的萎縮,導致了風險資產收益率的下降和流動性危機,兩者共同造成了信用違約風險的傳播。對現實的經濟金融系統如何應對金融風險提供了防范和解決的相關見解,在該課題的研究方向上踏下了堅實的一步。
文章的核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金融風險傳播模型的構建,主要從兩層關系展開,分別是實體經濟層的關系刻畫和金融系統層的關系刻畫,即本文的第三章。該章首先對模型網絡的整體構成進行了描述,由于既有的模型僅考慮銀行間借貸網絡或共持有資產的情況,而忽略了實體經濟內部的運行才是金融風險的來源,所以該章節從兩層關系來刻畫模型。第一層是實體經濟關系層,在刻畫了基礎的生產消費循環之后,文章對家庭和企業進行外部資產投資的行為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因為這一部分包含了實體經濟關系層和金融系統關系層的層間關系。其次是對第二層——金融系統關系層的刻畫,該層間關系主要是對銀行間的鏈接和接收風險沖擊的行為進行描繪,繼承了部分前人工作。最后,該章節對本文所刻畫的模型在編程軟件上的調用過程進行了簡單的展示,初步實現了模型的動態運行機制。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