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業管理論文,本研究采用雙案例探索性研究方法,以晨光生物和石藥集團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這兩個企業各階段的機會窗口與合法化成本影響作用,以及合法化戰略類型、戰略行為的選擇依據,并試圖探索變動組織情境下企業合法化戰略選擇的邏輯。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為扶持新興產業推動轉型升級,我國的資源配置與經濟政策都發生了諸多變化。隨著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逐漸成為共識,貢獻也為社會所肯定。據現有調查研究顯示,2020年民營經濟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 高于全國企業總體水平2個百分點,領跑優勢明顯,民營企業創新轉型正在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格局。
然而相較具有天然優勢的國營企業,民營企業更易面臨著制度環境不確定性的風險。面對經濟發展中的各項矛盾和問題,不同地區基于當地特點對經濟政策的解讀與發展思路都有較大不同[1] ,這為民營企業戰略實施帶來諸多不可控因素。市場需求的周期性變動和技術快速變革使市場競爭態勢愈發激烈,許多新興市場存在著資源限制的問題,民營企業承受著制度不完善與資源約束導致的雙重壓力[2]。此外,近年來貿易環境復雜多變,國際市場技術性壁壘不斷提高,這都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也帶來不容忽視的困擾。因此,面對國有企業主導優勢的現狀,民營企業家應提高敏銳度把握商業機會、培養學習能力、承擔更多風險和創造資源來制定合適戰略,建立行業競爭優勢,克服外部威脅[3]。
合法化戰略具有幫助企業獲得生存發展所必需的外部支持和關鍵機遇的作用[4][5],如支付寶、美團等企業利用市場機會整合各方資源的合法化戰略,突破了合法性約束,實現長遠發展。制度與資源稟賦會對企業合法化戰略的選擇產生影響,如制度不發達地區的跨國公司在母國制度空白的合法性壓力下,采取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戰略獲得東道國的合法性認可[6][7];當企業面臨資源與經驗雙重缺乏壓力時,會選擇加入跨國戰略聯盟實現資源互補來建構組織合法性[8]。但對于合法性政策、關鍵資源支持不如國有企業的民營企業而言,在技術與市場劣勢下實施制度同構戰略更易面臨高成本付出卻收效甚微的情況。因此,民營企業制定戰略時還要重點考慮成本相關的諸多因素。然而,大多研究主要從合法性壓力的角度探索合法化戰略選擇的邏輯,忽視了企業合法化成本的影響作用[9]。
1.2 研究內容及方法
1.2.1 研究內容
根據研究問題與研究設計,本文研究內容設計如下:
第一章,緒論。本章從民營企業在現實背景下的劣勢與合法化戰略的研究情況闡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從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兩個角度闡述了本文的研究意義,其次闡述了本文結構與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創新之處。
第二章,相關理論研究與文獻綜述。本章通過文獻梳理,分析機會窗口、合法化成本、合法化戰略等構念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通過文獻述評尋找研究缺口。
第三章,研究設計。從研究方法、案例選取、數據獲取、數據分析這幾個方面闡述了研究方法與設計內容。
第四章,案例梳理。梳理案例企業關鍵事件信息,從中提煉與機會窗口、合法化成本、合法化戰略相關數據,為案例分析做準備。
第五章,案例分析與討論。根據所獲數據,探討合法化戰略類型、合法化戰略行為與外部情境的匹配規律,提煉出合法化戰略選擇邏輯。
第六章,研究結論與展望。本章回顧了研究結論,揭示民營企業合法化戰略選擇的邏輯與情境匹配,綜述本文研究結論,為實踐中企業合法化戰略選擇提供思路。
本文采用文獻分析法和質性研究方法中的案例研究方法,試圖探索機會窗口、合法化成本與合法化戰略之間的匹配機制。
2 文獻綜述
2.1 機會窗口理論
2.1.1 機會窗口概念
機會窗口的提出最初是基于技術趕超中后發企業的趕超能力研究,學者們認為宏觀組織體系中一個或多個組成部分經歷變化,這種變化為后來者開辟了機遇之門。國內外學者們將機會窗口的概念擴展到行業發展研究中,并認為行業內各體系變化產生不同的機會效應。隨著學者們研究逐漸深入,機會窗口的內涵也逐漸被豐富,形成不同類別與內容。
Hansen[13]指出一個已建立的成熟技術制度體系由于外部因素或內部問題而呈現不穩定狀態,使得該系統容易受到替代技術的影響,使之前的社會制度和社會技術配置之間的鏈接暫時解鎖,導致技術制度體系從既定軌道轉移到另一個軌道中,而這種技術替代機會被稱為機會窗口。Tongur[14]指出在技術不連續性變革時易產生機會窗口,并通常發生在已有的穩定與制度化的技術系統接受創新的特殊時期。如Lee[15]經研究發現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的轉變提供了關鍵機會,使韓國電子公司從日本公司手中奪取市場控制權。Galati[16]提出在技術生命周期中,導入期和成熟期時最適宜把握技術跨越機會窗口,企業常常利用新“技術—經濟”范式實現行業地位趕超。吳曉波[17]認為技術窗口出現在新的核心技術與互補技術探索過程中,追趕階段后發企業選擇技術探索性創新戰略獲得技術知識,彌補技術資源基礎薄弱的劣勢,通過適應新技術范式的調整把握先機。
Garrett[18]指出技術變革與技術不連續性并非唯一形成機會窗口的因素,市場不均衡同樣會導致機會產生。行業內領導者在成熟市場地位優勢明顯,客戶關系網絡緊密,如果新市場需求產生較大影響,可能會為新進入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可能。Li[19]指出我國移動通信行業國內細分市場需求擴張時,企業利用其比較優勢進入相應細分市場實現生存。Cerpentier[20]就股權眾籌對民營企業資本結構影響進行研究,提出公司應把握股權眾籌交易量較高時的市場機會,通過吸引更多債務,尤其是金融債務,來重新平衡其資本結構。Amann[21]從商業周期入手,認為大型投資企業應重視商業周期中投資與生產之間的動態不平衡性,公司一方面需要繼續進行投資與生產,另一方面需要考慮市場需求變化,這要求企業做出戰略選擇,實現需求驅動下的創新活動、新投資、新技術的采用和拓展,否則可能會被趕出市場。
2.2 合法化成本
合法化成本被定義為合法化過程中企業實踐活動的必要資源消耗,如技術類企業現有技術體系的變革與轉移,健康產業嚴格的規制、規范、認知的合法性壓力作用等。新經濟體制改革下,民營企業面臨更為復雜的制度情境,企業在資源投入、維持外部合法性等方面需要付出較高的代價,受到合法化成本的影響[35]。
現有文獻中對合法化成本影響作用的研究呈現出不同結果。長青[11]提出應分析互聯網企業在戰略轉型各階段的合法性壓力與機會窗口,根據已有資源稟賦構建機會感知、探索、開發能力與資源拼湊、編排、重構能力并依照相應的合法性邏輯跨越“合法性閾值”實現轉型。Ito[36]考察了企業內部新業務開發的成功與失敗案例,提出采用新項目通過獲得高知名度、高評估能力、高社會經濟地位的評估企業的背書,更易收購關鍵資源,得到組織間認可。王丁[8]對華為集團海外合法化戰略進行研究,提出后發企業面臨制度遵從與行動的合法化成本,通過采取直接型或間接型合法化戰略克服來源國劣勢。王志瑋[9]提出企業在面臨各階段合法性壓力時,基于現有技術與市場需求的匹配結果,通過選擇環境、依從環境的合法化戰略實現破壞性技術創新實踐節約成本。Ren[37]對于新技術采用而言,性能的合法性決定了技術可以向企業部門轉移多遠。新技術的初始使用易面臨性能不確定的危機,而任務合法性提供了基于認知和態度的支持,通過影響組織成員的資源行為,從而確保了組織資源投資,有助于啟動、加速與維持新技術的采用。
3 研究設計 ....................................... 19
3.1 研究方法 ................................. 19
3.2 案例選取 ........................................ 19
3.3 數據獲取 ............................ 20
4 案例梳理 ....................................... 24
4.1 晨光生物 ...................................... 24
4.1.1 晨光生物概況 .................................. 24
4.1.2 晨光生物階段劃分 ............................ 25
5 案例分析與討論 ................................ 28
5.1 晨光生物案例分析 ........................................ 28
5.1.1 晨光生物外部情境:機會窗口與合法化成本 ................... 28
5.1.2 晨光生物戰略選擇:合法化戰略類型與戰略行為 ............................ 31
5 案例分析與討論
5.1 晨光生物案例分析
5.1.1 晨光生物外部情境:機會窗口與合法化成本
在對晨光生物各階段機會窗口和合法化成本典型事件的梳理過程中,我們發現案例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市場窗口向技術窗口的轉變,不確定性遵循“高—低—高”的變動,合法化成本由約束轉變為支持,其編碼及典型引用語舉例見表5.1。
在晨光生物的初創階段,國內外辣椒色素市場需求較大,色素行業具備市場窗口。但是由于國內辣椒色素加工廠多為小作坊,工藝設備落后,生產效率低下。加之產品品質較低,不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國內企業大多從國外進口高質量的天然色素,這一市場被印度和西班牙幾個巨頭壟斷。由此可見,這一階段機會不確定性較高,識別利用機會具有一定風險性。在這一階段,適應規則和商業慣例、改進技術、市場選擇等都增加了企業的合法化成本。首先,天然色素在國內屬于新興行業,發展速度較慢,市場認可度不高,企業在市場初探過程中,缺乏對色素行業規制規范的了解,為適應制度要求需要額外成本。其次,企業技術水平與工藝水平較低,技術生產能力難以與成熟的色素公司抗衡,故為獲取市場認可,企業需要改進技術與工藝與人才引進,投入人財物資源。因此,這一階段合法化獲取面臨較強的成本約束。
6 研究結論與展望
6.1 研究結論
本文圍繞“機會窗口與合法化成本如何影響民營企業合法化戰略選擇?”這一核心問題,以企業發展歷程為研究基礎,探討了民營企業如何兼顧機會窗口的識別與合法化成本來選擇不同的合法化戰略。本研究采用雙案例探索性研究方法,以晨光生物和石藥集團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這兩個企業各階段的機會窗口與合法化成本影響作用,以及合法化戰略類型、戰略行為的選擇依據,并試圖探索變動組織情境下企業合法化戰略選擇的邏輯。
本研究發現外部情境變動引發民營企業的合法化戰略的靈活選擇、切換與組合,本文依據其戰略邏輯與特點對合法化戰略類型進一步歸類,將組織制度設計、控制環境、聲譽重構[60][44][61]這一類戰略歸類為戰略重構,這類戰略重點在戰略聚焦和組織架構重設,重新布局能力和資源,利用優勢盡可能調動各方資源尋求合法性水平的躍遷;將順應環境、選擇環境、制度性同構、資源協同[49][58][62]這一類戰略歸類為選擇同構,這類戰略重視規范核心價值觀,選擇友善合作者,控制良好主流輿論,促使企業規劃利用現有資源,追求制度環境保持制度一致性。此外隨著業務調整與行業追趕企業面臨的技術劣勢與制度劣勢逐漸降低,技術改進和環境認可的合法化成本約束作用逐漸減弱,企業戰略類型遵循從發展前期選擇同構向發展后期戰略重構的切換,實現由被動獲取到主動環境影響的轉變。企業識別利用機會能力也在經營發展中得到增強,機會窗口不確定性降低促使企業戰略行為遵循從象征性向實質性的轉變,逐步加深對組織架構與制度規范的調整力度。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